词条 | 丑奴儿 |
释义 |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宋词作品。辛弃疾作。见于《稼轩长短句》。词牌后有标题“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写于罢官闲居信州带湖之时,诉说了词人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心态变化。上下片用“愁”字贯串。上片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说明少年时不识世故,登高望远,喜作无病呻吟之语,其作用是为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作铺垫。下片的“愁”字是指关心国事、壮志难酬的忧愁,而这种“愁”却又难以直言,只得“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寥寥数语,含蓄地道出了作者有愁难诉的苦衷。其原因正如作者在《论盗贼札子》中说的那样:“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既然不能直吐衷肠,只好在凄凉的秋天,借萧疏的景物来寄寓内心的苦闷。这首词语言平实,然而感慨极深。 王恩宗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29页. |
随便看 |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