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闺怨佳人拜月亭 |
释义 | 闺怨佳人拜月亭 元杂剧剧本。简名《拜月亭》。4折加楔子。关汉卿作。剧述金末边境不安,兵部尚书王镇奉旨前往镇抚,夫人及其女儿瑞兰为之饯行。不久,北兵南侵,中都失陷。王瑞兰与母亲在逃难中被乱兵冲散。时有书生蒋世隆亦与其妹蒋瑞莲走失。王夫人遇瑞莲,认为义女;世隆遇瑞兰,托名夫妻。路遇流为草寇的结义兄弟陀满兴福留世隆、瑞兰常住。瑞兰以其为寇,劝世隆勿留,乃去。蒋世隆病卧旅店,王瑞兰请医诊治,精心护理。遇父亲王镇,瑞兰倾诉离散之苦,并告已与世隆成婚。王镇嫌世隆家贫,竟不许婚,怒将瑞兰带走。归途中,王镇、瑞兰与王夫人、瑞莲重逢,同返汴梁。瑞兰思念世隆,于夜间至后院拜月焚香祈祷,被瑞莲窥破。瑞兰以实相告,2人认为姑嫂。后世隆与陀满兴福各中文、武状元,王镇分别以2女许嫁,几经误会,各谐婚配,终结连理。 《录鬼簿》、《今乐考证》、《曲录》、《太和正音谱》等著录。现存版本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也是园藏抄本等。又收入《关汉卿戏剧集》(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之中。 元代南戏戏文有施惠所作《王瑞兰闺怨拜月亭》(《永乐大典·戏文二十五》著录,戏文原本已失传),系根据关汉卿杂剧改作。所存明人改本,名《幽闺记》。又明传奇小说有《龙会兰池录》(见《国色天香》及《绣谷春容》)亦写此故事,惟人物姓名不同,情节稍异。清代无名氏有长篇说唱鼓词《蒋世隆》,其他如子弟书、牌子曲、八角鼓、鼓子曲、南音等民间曲艺、地方剧种中,也多有根据《拜月亭》改编的故事。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谓:“《拜月亭》是元人施君美所撰”,“其《拜新月》二折,乃隐括关汉卿杂剧语”。明人王骥德《曲律》曰:“盖汉卿所谓《拜月亭》系是北剧,或君美(施惠)演作南戏,遂仍其名不更易耳。”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曰:“元人南戏,推《拜月》、《琵琶》。明代如何元朗、臧晋叔、沈德符辈,皆谓《拜月》出《琵琶》之上。然《拜月》佳处,大都蹈袭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但其体制变耳。明人罕睹关剧,又尚南曲,故盛称之。”从以上诸家评论,可见关剧对后世的影响。 孟繁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9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