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长江三日
释义
长江三日

当代散文。刘白羽著。初载1961年3月号《人民文学》,后收入《红玛瑙集》中。本文用日记体写作,写作者从重庆到武汉乘轮船沿江而下,在三天的航程中所见到的长江的旖旎风光及其感受。第一天,写作者乘“江津”号客轮从重庆启航到进三峡前所看到的长江两岸的景色,从中午到夜间景色的变化,写雾锁江面、写急速漂流的波涛,摇动双桨的木船,欢腾拥抱的大江,以及灰蒙蒙的远山,给读者“展开一卷清淡的水墨画”。下午则着重写了在近岸陡壁上纤夫背纤,以此为中心展现了各种奇异景色。而在迷人的长江夜景中,作者觉得仿佛“自己正和江流搏斗而前”,似乎透过夜幕看见“曙光就在前面”,从而是体会到“我们全部的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作者由此得到深刻启示:要创造“最美的生活”,必须“掌握住舵轮”,“从惊涛骇浪之中寻到一条破浪前进的途径”。第二天,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绘形绘色地描绘如画的三峡风光。写翟塘峡的险峻壮美,写巫峡的幽深秀丽,写西陵峡的水急滩多。其中作者还插叙了有关诗人屈原的民间传说,以及介绍王昭君的故里香溪,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激发读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颂和爱国主义的热情。当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闯过急流险滩时,作者又悟出一条哲理:“人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途径,也就战胜了大自然了”。第三天,写船出三峡后平静宽阔的江面,把宁静的江流比喻为“刚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把江水比喻为“微微拂动的丝绸”,把长江天光水色写得如绣如画,鲜活灵动。白天,作者阅读德国女革命家卢森堡的《狱中书简》,并引了两段文字,感到书中“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渗透我的全身”,意识到“今天我们整个大地所吐露出来的那一种芬芳,宁馨的呼吸”,正是革命先驱流血牺牲换来的。夜晚,作者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细致描写武汉美丽的夜景,并且在“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的情感,看一看! 我们创造的新世界有多么灿烂吧……”

本文文笔多姿多彩,状物绘景,写意传神,穿插有关的风俗人情、诗词传说,益增光辉,诗意与哲理有机结合、情感和思想交融统一。本文曾被多次收入各种优秀散文选本,并作为中学语文的教材。

刘士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7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