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裘因 |
释义 | 裘因1935— 当代女翻译家。上海人。曾就读于上海裨文女中、务本女中。1951年投身于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外专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担任翻译。1973年起,先后执教于大连外语学院、上海国际商业学院。现为上海国际商业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副教授,上海文联翻译家协会会员及上海社联外文学会理事。主要译作有:[苏]爱伦堡《第二天》(合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苏]柯热夫尼科夫《海洋的兄弟》(合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苏]绥拉菲摩维奇《三个朋友》(合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绥拉菲摩维奇中短篇小说集》(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英]狄更斯《教堂钟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英]李敦《庞贝城的末日》(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英]高尔斯华绥《银烟盒》、《斗争》(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出)、[英]安妮·勃朗特《艾格妮丝·格雷》(上海译文出版社,即出)等。 方开国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6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