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昆明冬景
释义
昆明冬景

现代文学评论与散文合集。沈从文著。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9月出版。全书收有5篇文章,除《昆明冬景》系战后昆明的速写外,其他4篇都是文学批评的文字。《谈朗诵诗》历述我国历代诵诗的情形,特别是新诗朗诵的历史,有很大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谈保守》、《一般或特殊》、《真俗人和假道学》3篇文章,谈出了作者对文学问题的看法。他认为文学应当“贴近人生”,为社会变革服务。“一个文学作者若自觉为教育青年而写作,对于真理正义十分爱重,与其在作品上空作预言,不如注入较多理性,指明社会上此可怀疑,彼可怀疑,养成其‘疑’。用明智而产生的‘疑’,来代替由愚昧而保有的‘信’。因疑则问题齐来,因搜求问题分析问题即接近真理。”(《谈保守》)沈从文反对把文学当作宣传的工具,他说:“在这时提起技巧,很自然会成为一种迂论,一种反世违俗见解。原因是有句话在可解不可解情形下流行:一切文字都是宣传。‘一切文字都是宣传’,正如说‘一切文字都可载道’,可是自从在作家间流行这句话后,有好些人从此以后似乎就只记着‘宣传’两个字。”(《一般或特殊》)于是便产生了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之类的文学。沈从文反对自命“风雅”的“假道学”似的文人,而主张作家做个脚踏实地的“真俗人”。他希望“多有几个仿佛极俗的作家,肯三十年一成不变,继续做他的事业”(《真俗人和假道学》)。

沈从文的这种文学见解,曾被认为是“反对作家从政”的、“艺术至上”的观点,从而受到过广泛的批评。

蔡清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