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蝃蝀
释义
蝃蝀

《诗经·鄘风》第7篇。全诗3章,章4句。这首诗讽刺一个女子不由父母之命、不经媒妁之言,不惜远离父母兄弟去远嫁意中人的行为,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妇女婚姻的不自由,并反映了这个女子的反抗精神。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毛诗序》说“止奔也”。认为卫文公能以道化民,使百姓皆知礼法,以淫奔之行为耻,这种行为就自止了。这是从正面理解诗的主旨。朱熹认为这是“刺淫奔之诗”(《诗集传》)。方玉润认为这是诗人以宣姜的口代答《新台》诗的,是讽刺诗中的一体。其意是:“予之失节岂得已哉?予固一弱女子,而又远自齐东,来嫁卫西,父母兄弟均无所依。当其初来,亦以为两姓婚姻不爽夙约,讵料卫君其人心怀叵测,只恋新婚之美,罔顾伦常之重,竟夺子妇,是无信也,是不知天缘之自有命在也。”(《诗经原始》)从诗的结构和语言看,两首诗之间存在某种类似性,方玉润的看法不失为一种新解。

胥惠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5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