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钟鼓楼
释义
钟鼓楼

当代长篇小说。刘心武著。原载《当代》1984年第5、6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这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分6章,另有开头、结尾部分。作品以北京钟鼓楼下一座四合院中9户人家为核心,反映近40个人物的经历、命运、心理和他们之间的纠葛矛盾及种种活动,构成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小说浓缩一代风貌于一天,着力于平常琐碎生活的描写。“钟鼓楼下,有一家人要办喜事,最操心的是谁?”“地安门大街上来了一位给婚事帮厨的人。他为什么不要茶壶?”“一位正在苦恼的京剧女演员,人家却请她去迎亲。”“一位局长住在北房。他家没有自用厕所。”“一个女大学生的单相思。那个小伙子确实可爱。”全书用30多个这样的小标题连缀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领域。在人物形象描绘上,作品注重社会群象的塑造。其中有局长、厨师、司机、售货员、搬运工、演员、青年翻译、大学生、转业军人、教师、编辑、工程师、家庭主妇、鞋匠、农村姑娘、知识青年、小流氓、退休老人等等。他们中没有主要人物,多数人物贯穿作品始终,也有随着作品中生活流动出现的新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命运和性格,但一般不展现他们的全部面目。处在现实变革与历史积淀的冲突和交融过程中,这些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类型的人物,又组合成一个包容了近百年历史,体现了民族性格两重性的“当代北京人”形象。在结构上,“薛家婚宴”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情节,有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基本过程。没有围绕人物的完整故事情节,只是让许多流动的、偶然的、片断的事件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着。小说将众多人物置于同一时间(小说按时辰分章,每章集中写两个小时)和空间(四合院)之中,特定的历史环境(钟鼓楼)之下。作品意蕴丰富而深刻,其中包含有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建筑学、教育学、心理学、方言学等多方面的意义。刘心武说:“我从八岁起就生活在北京,其中又有十八年一直生活在北城钟鼓楼一带,我早就想把自己所熟悉的城市和市民好好地写一写,并对我们了解的人和事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从中引发出一种催人思索的力量。”(《我写<钟鼓楼>》)

《钟鼓楼》发表和出版后,引起文学界和读者的热烈反响。韦君宜认为这部长篇表现了“严格冷峻的现实主义”,作者“进入写《钟鼓楼》这部反映北京社会心态的长篇,可以看到他创作中不断深化的轨迹”(《我喜欢长篇新作〈钟鼓楼〉》)。章仲锷说:“《钟鼓楼》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力量的作品,也是一部着眼于心灵建设、历史地思考、表现我们民族性格和心理形成的探索之作。”(《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探索——评〈钟鼓楼〉》)小说被译介到国外。北京电视台曾拍成同名电视剧播映。这部长篇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黄裳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02-440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16 1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