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奴隶丛书
释义
奴隶丛书

现代文学创作丛书。鲁迅主编。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3月、7月、12月陆续出版,实际为萧军等人自费出版,生活书店发行。叶紫、萧军合撰的以“奴隶社”署名的《小启》称:“我们陷在‘奴隶’和‘准奴隶’这样地位,最低我们也应该作点奴隶的呼喊,尽所有的力量,所有的忍耐。……‘奴隶丛书’的名称,便是这样被我们想出的。”社名“奴隶社”,系采用《国际歌》中头一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的意思。初拟出版10种,包括鲁迅、茅盾和其它左翼作家被国民党当局扼杀的一些作品。实际只出版3种,即叶紫的《丰收》、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鲁迅均为之作序,指出作者有着“奴隶的心”,但“决不是奴才”,他们的作品能给人以“坚强和挣扎的气力”,确实尽到了“文学是战斗的”的责任。同时还告诉人们,这些作品“在摧残中也更加坚实”,甚至“得到世界的读者了”。鲁迅还说,他的书能争取公开出版的尽可能公开出,如不能时,那时再由奴隶社出。他认为奴隶社这名称是可以的,奴隶和奴才是不同的,奴隶要造反,奴才是不要造反的。叶紫的《丰收》,包括6篇短篇小说,均以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村的阶级斗争和农民革命斗争为题材,在表现阶级斗争和阶级仇恨等方面,具有深沉和强烈的色彩。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是一部反映“九一八”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小说。萧红的《生死场》,则以哈尔滨及其附近农村为背景,描写东北人民在反动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艰苦生活,以及组织起来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后来由于“奴隶社”成员之间的“疏远”而“分手”,丛书也未能继续出下去。已经出版的3种,仍然是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实绩,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卢正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