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鲁迅对芸生《汉奸的供状》的批评
释义
鲁迅对芸生《汉奸的供状》的批评

现代文学活动。1932年11月,上海《文学月报》第1卷第4期发表芸生的长诗《汉奸的供状》。12月10日,鲁迅致函该刊主编周起应(即周扬),题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信中批评这首诗所表现的恶劣文风:“有辱骂,有恐吓,还有无聊的攻击”。指出:“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并希望今后不再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发表这封信时,编者加按语表示“这是尊贵的指示,我们应该很深刻地来理解的”。翌年2月,祝秀侠化名首甲,与方萌、郭冰若、丘东平联名,在《现代文化》第1卷第2期发表《对鲁迅先生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有言》,指责鲁迅“带上了极浓厚的右倾机会主义色彩”。鲁迅后来在致萧军信中说:“同道中人,却用假名夹杂着真名,印出公开信来骂我”,“我提出质问,但结果是模模糊糊,不得要领”。

王自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