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高濲
释义
高濲

明代诗人,书画家。字宗吕,号石门子,又号霞居子侯官(福建福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弘治至嘉靖年间。他善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评论说:“少谷(郑善夫)居鳌峰,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其中高瀔居首,傅汝舟次之,时称高、傅。他也能画。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画自取适意、不受促迫,遇其酣畅,以绢素投之,虽小夫稚子,可掩而得也。”他的诗表现自我甘居贫困的淡雅情怀,如《罗山月下遣兴》:“石门道人真好奇,角巾野服骇群儿。惯随白鸟行偏健,贪看青山坐不辞。世短每怜常伏枕,家贫犹自苦吟诗。杖藜来往罗山月,此意惟应野老知。”他的诗,意境颇有画意,如《岳阳楼》:“巴陵城上岳阳楼,楼外长江日夜流。残雨数声衡岳晓,暮霞孤雁洞庭秋。仙人夜奏沙边笛,估客春移树杪舟。十二危阑闲极目,满汀杨柳不胜愁。”在简丽清雅的画面中寄寓着诗人淡淡的孤愁。著有《石门集》。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