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绛绡记
释义
绛绡记

近代传奇剧本。8出。黄燮清著。未刊,有稿本存世。关德栋、车锡伦编《聊斋志异戏曲集》收有此剧。该剧约作于咸丰二年(1852)。取材于《聊斋志异·西湖主》,情节有所增删。主要剧情叙书生陈弼教,字明允,才华盖世而勋业未成,为将军贾绾参赞军机,征讨“楚南逆贼”杨蛟。一日,军士在洞庭湖上射得一个大猪婆龙,捕获上岸,又有一条鲤鱼衔尾随上。贾绾命烹宰,分饷军士。陈弼教劝贾绾将其放生,并以金创药敷于龙背伤处。鱼、龙向陈点头而去。贾绾择日进兵,为杨蛟诱入湖中水战,大败被困。陈弼教覆舟于湖中,被月下老人引至洞庭君之女西湖公主花园中。公主打猎归来,陈弼教未及出园,遂藏在假山后偷觑公主荡秋千。见公主美貌,惊为天人。公主离去时将王妃所赐名贵绛绡巾遗于园中,陈弼教拾取,借亭上笔砚,题诗帕上。公主遣侍婢阿念至园中寻帕,见陈弼教。陈告阿念已题诗于帕,请公主原谅。阿念持帕报公主。公主见诗爱才,命阿念送酒食馈陈,并留其宿于园中。王妃闻知此事大怒,命将题帕人捆缚问斩。王妃之侍婢素书见陈弼教,忙报王妃说,此人即救命恩人陈郎,不可杀。原来先前湖上军士所获之猪婆龙与鲤鱼,即王妃与素书之化身。王妃感陈救命医伤之恩,招其为驸马。完婚后,公主与阿念协助贾绾剿灭了杨蛟。

剧中删去小说中陈弼教重返故乡的情节,而增贾绾奉命进剿杨蛟,陈为之参赞军机及西湖公主协助剿灭杨蛟诸情节。所增情节,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该剧作于太平天国起义的第二年,写杨蛟造反,即为影射太平天国起义,反映了作者敌视农民起义的正统立场。但剧中借阿念之口说:“我想这些‘贼寇’本是苍生,若非大吏养痈,便是地方激变。先事既无觉察,到得寇势鸱张,惊惶失措,不是杀民代贼,即思掩败为功,说起来好不痛心也呵!”亦反映了作者对鸦片战争以后时局的看法,对于官吏腐败,激民为变,官军无能,一触即溃的社会现实有所揭露。有论者认为,该剧系作者留京期间应昆剧演员之请而作之舞台演出本,剧中多处安排武打场面,且有对打、轮打、水战、陆战之别,热闹非凡。剧中还频繁使用撒火彩特技。场次的安排及科诨的穿插亦反映了当时舞台表演的实际情况。

该剧原稿本为9出:“龙游”、“蛟变”、“遇猎”、“题巾”、“玩巾”、“尚主”、“诨筵”、“探营”、“荡寇”。其中“诨筵”出有眉批云:“此折删去”。遂为8出。

梁淑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5: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