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高明
释义
高明1307?—1359?

元代南戏作家。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瑞安(今属浙江)人。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位于浙东,又称东嘉,故高明亦被称为高东嘉。他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伯父均能诗,晚年隐居故里;弟高旸,诗文为时人所重。岳父家亦为诗礼传家之府,民族意识,爱国思想十分强烈。他曾师事名儒义乌黄溍。他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以及儒家学说的影响颇深。

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曾说:“人不专一经取第,虽博奚为?”(《宋元学案》卷70)他于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江南行台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他为官清正,不屈权势。方国珍起义,省臣招他为阃幕都事,因论事不合,避不治文书;方国珍降,强留幕下,不从;以礼延教子弟,亦不就,即日解官,旅寓明州栎社之沈氏楼,“以词曲自娱”(《留青日札》)。相传《琵琶记》即撰成于此时。《南词叙录》等记载又说,明初,明太祖慕其名,遣使征召,他“佯狂不出”,不久病卒。

高明“学博而深,文高而赡”(赵汸《东山存稿》卷2《送高则诚归永嘉序》)。词曲之外,工诗文,擅书法。他与当时名士如谢应芳、顾瑛、刘基、赵汸等皆有交往。著有《柔克斋集》20卷,惜已佚。今仅存诗、文、词、散曲共60余篇。其中有抒发爱国思想、揭露讽刺时政、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篇章,如《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借咏史感兴黍离之叹,对宋王朝的昏暗、岳飞父子的愚忠给予沉痛的批判,《题画虎》斥责人间苛政,《乌宝传》抨击元朝的宝钞政策等;也有赞美孝义、表彰妇女贞节、宣扬封建道德的内容,如《孝义井记》、《王节妇诗》等;更多的则表达了他厌倦尘世奔波、向往隐居生活的思想,如《寄屠彦德并简倪元镇二首》悔恨“岁晚仲宣犹在旅,年来伯玉自知非。”《次韵酬高应文》羡慕“争如蓑笠秋江上,自鲙鲈鱼买浊醪。”他的佚诗49首、词1首见冒广生《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所收的《柔克斋诗辑》,文12篇见侯百朋《高则诚文辑》(《文献》第11辑),散曲《秋怀》见明陈所闻等选辑《南宫词纪》。

高明最有成就的是制曲,《琵琶记》是他的代表作(参见“琵琶记”条)。据《南词叙录》载,他还有《闵子骞单衣记》戏文一本,今无存本。

金宁芬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8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