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平章 |
释义 | 董平章1811—1870 近代诗人。字琴虞,一字眉轩。福建闽县人。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十三年(1833)中进士,授户部浙江司主事。二十二年(1842)丁父丧去官。三年后出任甘肃环县知县。二十六年(1846)充甘肃乡试分校官。未几,调任皋兰知县。二十八年(1848)迁秦州知州。咸丰三年(1853)引疾辞职,因战火弥漫,仍滞留秦州。同治二年(1863)大吏请其再出,坚辞不就。两年后回籍,病卒。为政勇于任事,清廉律己,惠爱子民,有名宦之誉。平生无意为诗,40岁以后始存诗稿。诗风古朴,多直抒胸臆之作。《筑台吟》、《守阙吟》、《竭泽吟》、《弃壁吟》等为感怀时事之作。《宦况》云:“漫言政道与刑齐,走俗抗尘东复西。挟矢思驱潮海鳄,操刀学割武城鸡。此途倾轧多罗网,几辈贪婪甚壑溪。寄语绣衣持斧者,好将路哭换家啼。”自述其仕途体验,亦见其诗风之一斑。刘存仁曰:“其诗久宦陇阪,多笳吹之音”(《屺云楼诗话》)。著有《秦川焚余草》6卷、补遗1卷。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5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