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纲 |
释义 | 萧纲503—551 南朝梁诗文作家。即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江苏常州)人。梁武帝萧衍第3子。天监五年(506)封晋安王,后累为云麾将军、江州刺史等职。中大通三年(531),长兄萧统先卒,萧纲被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作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2年后为侯景所害。萧纲幼而敏睿,7岁能属文。自称“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梁武帝惊其早就,曾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所以把他比作“吾家之东阿(曹植)”。既长,笃爱文学,篇章辞赋,操笔立成。他以藩王和太子身分,招纳文士,讨论篇籍,创作文章,对文学创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他好为绮靡浮艳之诗,以华丽辞藻描写轻浮空虚的内容,并由一帮文士如徐摛、庾肩吾等人推波助澜,故而形成“宫体”诗,“伤于轻艳”。这种诗在内容上毫无可取之处,只在形式上继承永明体而向前发展,使诗律进一步趋于成熟。此外,萧纲的一些乐府诗,在一些写作手法上对唐人边塞诗有所影响。他的咏物诗,也写得细致入微,轻巧可诵,对后世同类题材的诗也有所启发。《梁书·简文帝纪》记载,萧纲著有《昭明太子传》、《诸王传》、《长春义记》、《法室连璧》、《礼大义》、《老子义》、《庄子义》等多种著作近400卷,均已佚。《南史·梁简文帝纪》则云有文集100卷,亦已佚。明人张溥辑有《梁简文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2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