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萧仪
释义
萧仪1384—1423

明代诗文作家。字德容。乐安(今属江西)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任吏部主事。初与陈良建言而被谪戍,为人疏救,得以还职。后又因言罢营缮、惜名器等事,忤旨,下狱死,年仅40岁。他关心世事与民生,诗作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如《昨见伐木谣,词甚怆,意甚真深,足以见一时之事俗,故赓之》:“山田虽荒尚供赋,仓无余粟机无布。前月山中去未回,县檄仓忙更催去。去年拖木入闽关,后平山里天正寒,夫丁已随瘴海殁,存者始惜形神单。稚子多孤母多老,几度临门望归早。伙伴还家始报音,遗骸已润荒山草。官家役簿未除名,孤儿嫠妇仍登程。”这是沉痛的人间悲剧。他的律诗也有雅饬之作。如《云林图》:“乔林冉冉晴云浮,灏气泱漭山木稠。林深或招老鹤宿,云暗恐挟神龙游。茅茨几架在空谷,略约百尺横清流。道人云外梦初醒,长啸一声天地秋。”但意境不深。他的散文有纡徐曲折之致,但也有与诗相似的弱点。著有《袜线集》15卷。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22-522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14 14: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