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风雷
释义
风雷

当代长篇小说。陈登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4年5月初版;1965年再版,分精装、平装。平装上、下册,精装1册、附插图;1978年11月第6次印刷。前6章初载《人民文学》1963年第11期;7章以后初载《安徽文学》1963年第12期至1964年第1至7期。小说以5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为背景,围绕生产自救、组织编席、走互助合作道路等一系列事件,表现一个落后乡的转变过程,反映出当时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错综复杂面貌,歌颂了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正派的农村干部,批判了一些农村干部脱离群众、主观蛮干,搞瞎指挥等不良倾向。1954年冬,祝永康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志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在淮北平原走访了7、8个县,看到是欣欣向荣的新气象,而黄泥乡却是阶级斗争十分复杂、自然灾害相当严重的落后乡。老战友、县委书记方旭东要他留在县委工作,他一再陈述理由,坚持请求组织批准他到黄泥乡工作。他一上任便押送30万斤粮食来到黄泥乡,宣传党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使得聚众闹事的阶级敌人和落后分子望而生畏。他当夜组织召开总支委员会,因认识不一致,不欢而散。接着夜访何老九,夜遇任为群,再次走访陆素云,做着深入发动群众的工作,把矛盾斗争推前一步。他在斗争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又转过来教育,团结其他干部。在总支会上,他分析了党内“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斗争情况之后,严肃批判了乡总支书记朱锡坤宣扬的“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吃饱肚皮就是好主义”的错误思想,进一步团结了干部,坚决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经过几个月发动和组织贫下中农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以及党内展开的“两条道路”斗争,原来没有一个互助组的黄泥乡,在很短时间内办起了几十个互助组,合作化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过去被人们传唱的“洼地万人愁,十年九不收,有雨一缸酱,无雨灰满塘”的死蛙湖,已是红旗招展,歌声嘹亮,死蛙湖震醒了,黄泥乡有了新生命。祝永康经过种种激烈斗争的锻炼,对过渡时期“两条道路”斗争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小说生动描绘了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多种多样的生活图景,塑造了祝永康、何老九、陆素云、任为群、万寿年、万春芳、方旭东、熊彬、朱锡坤、黄龙飞、羊秀英等40多个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结构严整,情节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这部小说原结构100章,已出版的为第1部,60章。第2部曾连载于《江淮文艺》1980年第1至8期,尚未出版。整部小说构思于1958年。1959年冬动笔,1960年春完成70章。它是作者50年代到淮北走访12个县、30多个公社、100多个大队之后,结合自己一段淮海战役生活创作而成。发表后受到好评,在农村社教运动中起过较大影响,被列入高校文科教材。“文革”中被诬以种种罪名,遭到围剿,作者亦因此锒铛入狱。1978年《风雷》重新得到肯定的评价,作者的冤案也得以平反。

朱家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22-102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