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郑伯奇
释义
郑伯奇1895—1979

现代作家。原名郑隆谨,笔名东山、虚舟、何大白等。陕西长安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留学生预备班、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帝国大学,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同时开始创作。1921年与郭沫若、郁达夫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发表短篇小说《最初之课》,借一个留学生在第一堂课上的遭遇和感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教育的侵略性质,这是较早表现反帝意识的作品。他的作品切实朴素,在创造社成员中显示了一种比较特殊的风格。留日期间,曾任上海《新闻报》东京通讯员。1926年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上海艺术大学教授、上海艺术剧社社长。1928年发表独幕剧《抗争》,表现了“五卅”后人民群众高涨的反帝爱国热情。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主编《文艺生活》。1932年任良友图书公司编辑,先后主编《电影画报》、《新小说》等刊物,与夏衍、阿英等从事电影工作,任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兼写影评,为良友公司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1939年,为上海杂志公司编《每月文库》。1943年,到西安编辑《救亡》周刊,主编《每周文艺》等。1944年任陕西师范专科学校和西北大学教授。他先后收集三四十年代旧作,出版戏剧集《轨道》,短篇小说集《打火机》、《墙头小说集》,文艺评论《两栖集》、《参差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化领导工作,先后任西北大学教授、西北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除继续写作文艺评论外,还撰写了一些关于创造社的回忆文章。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61-396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