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报夫 |
释义 | 送报夫 现代短篇小说。杨逵著。此作是用日文写于1932年,最初刊登在《台湾新民报》上,后半部被禁,1934年才又全文发表在日本的《文学评论》上。1936年,由胡风译成中文,收入《朝鲜台湾小说选》、《世界弱小民族小说选》中,是为最早介绍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小说之一。作品主人公出身于自耕农。日本制糖公司为了强行征购这个村子的耕地,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勾结警察局将村民召集到妈祖庙进行威胁,声称谁不卖地,谁便是有“阴谋”,“非(日本)国民”。由于主人公的父亲表示不愿卖,便被捉到警察分所、拘留了5天,打得遍体鳞伤。最后,这位农民不仅土地被强行“买”去,连生命也被夺走了。主人公家败人亡后流落到日本,在东京做一名送报工人,但仍然受到残酷的剥削,但他却受到一位日本的阶级兄弟田中的同情和照顾。在故乡时,他“以为一切的日本人都坏”,这时他逐渐明白了“就象中国台湾地区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似地,日本人也是一样”。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人,只有压迫与被压迫之分;日本人有受压迫的,台湾人也有压迫自己的同胞的。最后,田中对主人公说:“好,我们携手吧!使你们吃苦也使我们吃苦的是同一种类的人!”小说结尾,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眼睛,“从巨船蓬莱丸的甲板上凝视着日本帝国主义占据下的台湾的春日,那儿表面上虽然美丽肥沃,但只要插进一针,就会看见恶臭逼人的血脓的进出。” 张葆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