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静默的雪山
释义
静默的雪山

现代叙事诗。臧云远著。商务印书馆1944年2月初版。列入“大时代文艺丛书”。这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分为4个诗章,共44个诗节。诗歌以主人公老王和他的乡亲们在日本鬼子扫荡时英勇反抗、同归于尽的事迹,讴歌了山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荣辱与共的乡情、至死不渝的精神。中年困顿疲乏的老王满载着生活的负荷,牵着毛驴在雪山上干活。老王的妻子“象一匹母牛”一般整天忙着做活;儿子虎子象一棵青草长在沙漠,鲜嫩的生命抗着折磨。这雪山的居民们就这样“把一点一滴的生命埋在土下,秋天粮食一石一石放在别人的仓”。苦难的岁月磨灭了老王的笑容。鬼子来了,乡亲们逃到山沟的石洞里,男女老少同仇敌忾,用石洞里的石头砸着鬼子兵,石头用尽了,男人们与鬼子肉搏拼命,妇女们以一死来保护贞洁。雪地上盖满了一层尸体,尸体上又落一层雪。只有两个幼小的生命保存了下来,一个小虎子和一个小妞儿。静默的雪山是这悲惨壮烈一幕的见证。长诗写得悲壮感人,艺术上也刻意求工。诗句抑扬顿挫、有张有弛,把一部悲剧渲染得崇高而圣洁。“白”与“雪”始终统帅着诗歌,既传达了冷冰冰的山里气氛,也显示了人民的高洁。人物心理的刻划生动,老王、村长、虎子都栩栩如生。还常常用拟人化的手法,给石洞里的石像以生命,让寒风长出“冰冷的手”,使不屈的人民的抗争显得更为庄严伟大。雪山是静默的,但它没有死绝,在巨大的劫难之后,新的生命从尸体堆里爬了出来。饱含激情与刻意构思是这首诗的特点。

张玲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