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天游2 |
释义 | 胡天游21696—1758 清代诗文作家。榜姓方,一名骙,字云持,一字稚威,山阴(浙江绍兴)人。雍正七年(1729)副榜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丁忧不赴;次年补考,以病罢试。又次年中顺天副榜,考授州同衔,但迄未选官。10余年后,应举经学,又为忌者中伤而废。终生落拓,最后客死太原。 胡天游是清代雍乾时期的著名诗人和骈文家。他一生贫穷困顿,抑郁不平,诗歌中常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之慨。其名作《烈女李三行》五言古诗,热情讴歌一个弱女子抗暴复仇的正义斗争及其英烈精神,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意义,前人多称其可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媲美。在艺术上,他的诗歌也很有特色,大抵取径于中唐韩愈、孟郊,加以生发,形成雄奇拗涩的风格特征。如其古诗《龙钟》、《槐柏》、《晓渡安东观海市已骤风雨》、《将登华岳》乃至近体《晓行》等,都是代表作。这种风格同他不满意当时沈德潜的“格调”说和诗坛上的“软熟”诗风,可以说是较为一致的。金天翮《答樊山老人论诗书》曾概括地说:“天游傲诞,洞精骇瞩。”(《天放楼文言》卷10)除诗歌之外,胡天游还兼工古文,尤擅骈文。风格大抵也与其诗风相近,二者互为烘托,相得益彰,在当时颇享盛誉。齐召南序其集,说他同科应征博学鸿词者数百人当中,“言诗文工且敏,磊落擅奇气,下笔惊人,矫挺纵横,不屑屑蹈常袭故,雄声瑰伟,足与古作者角力,必首推山阴胡子稚威”。胡天游著有《石笥山房集》。后世对他不够重视,研究极少。 朱则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7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