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老子
释义
老子

先秦道家典籍。亦名《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真伪及时代问题,争论激烈,各家意见分歧。《史记》本传称老子为楚苦县人,曾为周藏书室史官,后“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现在研究者一般认为《老子》一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经后人的增纂。但其道家思想体系却是统一的。其说大致以“无为”和“守柔”为中心,前者指自觉性不陷溺于任一外在事物,后者即表其所持之人生态度,而二者据以推出之基础则是“道”。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辩证观点。

《老子》共81章,约5000字,基本上是韵文,但又夹杂着楚辞体(句中用“兮”字)和散文体句式,韵散兼行,参差有致,是值得注意的文体,如第20章。该书又多警句,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辞浅义远,令人玩味,多为后人引用。《老子》行文以“清远”为其特色,如“甘其食,美其服,乐其居,安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等句,音韵流转,文笔简净,自成一种风格。

《老子》较重要的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注》和题作“汉河上公撰”的《老子章句》。今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亦可参考。任继愈《老子新译》,对原文作了逐字逐句的语译,又制有“重要名词索引”和“内容索引”,阅读和使用都很方便。

吴先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8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