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雨花台 |
释义 | 雨花台 清词作品。调寄〔卖花声〕。朱彝尊作。见《曝书亭集》。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举南下,消灭了南明弘光政权。在战乱中,南京这座繁华富庶的都市顷刻间就变得萧条冷落、荒凉破败。朱彝尊在这首词里描绘了一幅色调惨淡灰暗的画图,抒发了对昔日繁荣景象的怀念和对战乱的怨愤。全词意蕴深沉,文辞醇雅,构思精密,在朱词中很有代表性。全词写道:“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义去,如此江山。” 张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64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