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 |
释义 | 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 民族文学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贵州分会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内收论文23篇,分别论述了苗、瑶、壮、侗、布依等民族的神话与史诗。1986年11月在贵阳举行“贵州神话和史诗学术讨论会”。这个论文集,是从与会者所提交的论文中选编的。他们以研究贵州神话、史诗为重点,并把它放在贵州乃至祖国大西南的古代文化大背景下去思考,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神话学和史诗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23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提出作者的论点与论据,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有的认为,神话和史诗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原始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的统一体。它的内容,它的产生、流传,都离不开文化这一整体。只有着眼于此,才能拓宽、开扩,才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有的认为,贵州的神话与史诗充分反映着“贵州文化圈”的存在。贵州古文化相当久远,几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观音洞文化、猫猫洞文化;进入传说时代就有口耳相传的历史与文学。贵州不仅有古老的土著文化,同时由于民族迁徙或战争,又融合了中原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但这些都构成了“贵州文化圈”的特点。有的根据西南少数民族神话和史诗的特点提出“西南文化圈”的命题。他们把中国南方神话与北方神话加以比较,认为北方文化富于理性精神,南方文化则富于个体情感,并且保留着更多的原始性。有的认为,贵州乃至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特点,就是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活形态神话,应该发展自身的优势,着重研究这种活形态神话,把神话的研究同它所滋生的文化大系统联系起来。神话和史诗是各种原始意识形态的统一体,是古文化的集结。因此,对它的研究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总之,要批判吸收外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立足创新、走自己的路。 开斗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6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