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象外之象
释义
象外之象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语出自晚唐司空图《与极浦书》:“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关于司空图所谓的“象外之象”,或将前一个“象”解释为具体的物象,将后一个“象”解释为基于物象而又超于物象的心象,也就是诗歌所要表现的意境;或将前一个“象”解释为诗歌中所直接描绘的景象,将后一个“象”解释为由景象所暗示出的悠远深邃的艺术境界,即意境。总之,一般都认为“象外之象”之说,体现了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道出了诗歌意境创造的真谛。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离形得似,庶几斯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可以看作是对“象外之象”的具体注解。此外,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也表现了与“象外之象”说相一致的美学追求。司空图阐发的“象外之象”的思想,对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铸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3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