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北宫词纪
释义
北宫词纪

元、明散曲选集。明陈所闻(字荩卿)选编。本书全名为《新镌古今大雅北宫词纪》。此集共6卷。今存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陈氏继志斋刻本。集前有“龙洞山农”的题词和朱之蕃的小引。龙洞山农题词说:“金陵故都,居南北之中,擅场斯艺者,往往而是,陈大声(铎),金在衡(銮)皆卓然能名其家。余友陈君荩卿,经子之暇,旁及乐律,其所撰造,业已无逊古人矣。复闵今昔名篇,日就湮没,乃铨择其合作裒而录之,用示同好。盖君如荀勖之闇解,兼周郎之善顾,博采前藉,时延佳论,假此以泄胸中之奇耳。藉第令肆而歌之,挽南音而还畴昔之盛,安知不自此也耶。”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赵景琛点校的《南北宫词纪》,使此选得以较广泛的流传,1962年又续出吴晓铃《南北宫词纪校补》,使其集更为完备。

其集前的“凡例”,说明了陈所闻对北曲创作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北曲音节,要矣遣词命意,贵在雅俗杂陈。元人摹绘神理,殚极才情,足抉宇宙之秘。近代文士,务为雕琢,殊失本色,而里巷歌曲,又类不雅训,刻者汗牛,徒供掩耳。予所选大都事与情谐,神随景会,质不俚,文不支,阕虽短而咏周,章若断而意属,真可以陶熔心性、鼓吹词场者。”尽管其选并未尽如人意,但他重视“才情”、“神理”、“雅俗并陈”的散曲观,无疑有可取之处。另外,他认识到北曲与南曲在风格上的差异,也是有识之见:“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今谈曲者,往往合而举之,良可笑也。”并且引何良俊的论述进一步加以说明。当然,他对曲作该用何语、不该用何语的规定,显得琐碎、呆板,没有创造精神,不足为训。

其集虽然选了不少佳作,象汤式、陈铎、冯惟敏、康海、金銮选的作品甚多,其中有一些确是精品。但象马致远、关汉卿、张可久这些元代有名曲家,只选三篇,不少好作品遗漏在外。由于编选者思想局限,象睢景臣《高祖还乡》、刘时中《上高监司》、冯惟敏《骷髅诉冤》、《财神诉冤》这些较有社会意义的曲作,均未入选。此外,其选也有不少疏误之处,如赵景琛《南北宫词纪序》所说:“卷三王实甫的南北合套就靠不住,《词林摘艳》作明王子安;卷五高文秀,《词林摘艳》作明王舜耕;卷六荆干臣和于伯渊,《词林摘艳》均作明唐以复;以上四位元曲作家的作品都应根据较早出的《词林摘艳》,断为明人的散曲。”

冯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69-147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