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冕 |
释义 | 谢冕1932— 当代诗歌评论家。曾用名谢鱼梁、谢雨风。福建福州人。中学时代曾发表过诗和散文。1949年参军,为师文工团及团、营、连文化教员,发表诗作。1955年复员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曾是北大中文系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编委会负责人之一。现任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言文学所所长、北京市文联理事、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等职。 谢冕从1959年起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与批评工作。近年来他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影响超出了诗歌界。《湖岸诗评》(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大部分文章写于“文化大革命”前,多是对新人新作的评论。《北京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探讨诗艺的专著。这部书共24篇,包括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诗歌艺术的规律和特征等方面的内容,体例新颖,文笔畅达。《共和国的星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呼唤真诚与“自我”,鼓励探索与突破。有些文章(如《在新的崛起面前》)引起强烈的反响与争议。作者把艺术判断的准确性与视点的整体性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诗人气质与理想思辩相统一的个人风格。《论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对诗的性质、使命和当代诗歌创作进行了认真反思和分析,强调了“诗的使命在抒情”,重视发掘“构成诗的美感的内在美”(《诗美》)。并编选了50年代至80年代的诗选《中国新诗萃》(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与杨匡汉合编)。“《共和国的星光》和《论诗》的续篇”《谢冕文学评论选》以较强的历史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对文学观念的更新进行了思考,对现阶段的中国新诗进行了较宏观的透视。谢冕的评论文章“沉静而且清醒,热烈而又悲凉”(《序》)思辩色彩浓郁。 孙世军,马相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90-589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