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企霞 |
释义 | 陈企霞1913—1988 现代作家。浙江鄞县人。曾在宁波甲种商业学校学习。1927年外出流浪,从事过各种职业谋生。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从通信中结识了叶紫,后与叶紫一道创办了“无名文艺社”和《无名文艺》月刊及旬刊。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935年因做革命工作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40年3月由重庆到延安,曾担任《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编委。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9月离开延安,在晋察冀参加了“华北文艺工作团”。不久,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主任,并兼《北方文化》、《华北文艺》等刊物的编辑工作。1949年7月参加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担任全国文联及文协的副秘书长。1949年12月起任《文艺报》副主编。1957年在所谓“丁陈反党集团”事件中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开除党籍,下放劳动。1962年被安排到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随后,当选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初,调回中国作协,参加了作协党组的领导工作。负责筹备并担任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工作。1981年起担任《民族文学》主编。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狮嘴谷》、《第一个碾米厂的毁灭》和《星夜曲》等;理论文集有《光荣的任务》等。 曾冬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1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