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柱国 |
释义 | 陆柱国1928— 当代作家。原名陆云卿。河南省宜阳县人。幼年入私塾。1939年秋入宜阳县立小学高年级。1941年考入灵山“洛阳进修班”初中部,不久退学回县城读私塾,改名柱国。1942年考入宜阳师范学习。1944年初宜阳沦陷,失学,协助父亲经营熟食生意。1945年日本投降后,考入洛阳师范。1948年洛阳解放后,参加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1949年初调任新华社野战分社前线记者,随军跋涉于西南各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秋调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从事文学创作。先后两次赴朝鲜战场采访。1955年初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1958年秋到福建海防前线深入生活。1959年春,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其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小说和电影剧本创作上,不少作品因反映革命战争,描写革命战士丰富的情感世界,塑造革命军人的英雄形象而受到好评。已出版的作品有中篇小说《决斗》、《风雪东线》、《上甘岭》、《吐尔逊的故事》、《狗剩》,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电影文学剧本《最后一个冬天》(与毛烽合作。八一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片,易名《黑山阻击战》)、《海鹰》(与张逸民等合作,八一电影厂1959年拍片)、《战火中的青春》(与王炎合作。长春电影厂1959年拍片)、《“独立”大队》(与王炎合作。长春电影厂1964年拍片)、《雷锋》(与丁洪等合作。获总政部创作优秀奖,八一电影厂1964年拍片)、《闪闪的红星》(与王愿坚合作。获第2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2等奖,八一电影厂1974年拍片)、《花枝俏》(与鲍梦梅合作。八一电影厂1980年拍片,获第3届全国优秀影片奖)等。此外,尚有多部剧本拍片以及数十篇报告文学、散文,特写、短篇小说、理论文章散见于各报刊。其中报告文学《好孩子》获1980年总政治部“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英雄赞”征文1等奖。 朱家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56-335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