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宰
释义
刘宰1166—1239

宋代诗人。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调江宁尉,禁巫术,与主簿赵师秀酬唱。历官直州司法参军、浙东仓司干官等,有政声。开禧初年告归,隐居漫塘30年。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宋史》本传称,端平间,时相于“一时誉望,收召略尽,所不能致者,唯宰与崔与之耳。”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唯书无所不读。著作甚富。淳祐初王遂编其遗稿,十仅得四五,为编订作序,名曰《漫塘刘先生文前集》。宋理宗收入秘阁,世遂无传。明正德间刊行本36卷,即为《四库全书》著录本。本传称别有《语录》10卷,久佚无传。刘宰的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自然畅达。其中《漫塘赋》尤为世所传诵。刘宰的诗艺术上无多大特色。但他的一些乐府体的诗,如《野犬行》、《杀虎行》、《鸦去鸦来篇》、《开禧纪事》等,描绘了官府催租逼税,百姓饥寒困苦的社会现实,在南宋诗坛上比较引人注目。七律《漫塘晚望》、《北固山望扬州怀古》及七绝《秋怀》,都精练而有情致。

张仲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30-223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