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回乡偶书 |
释义 | 回乡偶书 唐代七言绝句。贺知章作。题下原有2首七绝,以第一首最知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天宝二年(743)十二月,时官太子宾客、秘书监的诗人表请度为道士还乡,获许后,于次年正月离开长安。这首诗即86岁高龄的诗人于离乡50年后初返故乡会稽时所作。诗中表现了诗人久客伤老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幽默而含蓄地透露出对故乡既亲切又陌生的复杂心情,富有哲理性的人生体验融入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中,在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弦外之音久久不绝。这是一首古代抒写乡情和表现人性的名诗。明唐汝询《唐诗解》说:“模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情景宛然,绝乎天籁。” 薛天纬,任一鸣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8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