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四愁诗 |
释义 | 四愁诗 汉代诗歌。东汉张衡作。此诗收录于《文选》卷29。诗前有小序说,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年间出任河间王相时,“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效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一般认为这篇序文不是张衡本人所作,而是后代编辑张衡诗的人据史传附会写成的。但其对《四愁诗》题旨的解释却为研究者所接受。《四愁诗》分为4章,分别从4个不同的方位写“我所思”的居处,并写出通往这个处所的险阻。如其中第一首:“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以下3章,体例皆同。显然,此诗效法屈原,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抒写了明主难遇、壮志难酬的忧思。同时又把赋的铺叙和诗的重章叠句章法融为一体,是七言诗初创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清人沈德潜说:“心烦纤郁,低徊情深,《风》、《骚》之变格也。”(《古诗源》卷2) 石晓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55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