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徐浩
释义
徐浩703—782

唐代文学家。字季诲,号四明山人。越州(浙江绍兴)人。开元五年(717)15岁时举明经,以文学为张说所器重,荐为阳正殿校理。授鲁山主簿。三迁右拾遗。曾入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改监察御史。任京兆司录、河南司录,河阳令,后拜太子司议郎,迁金部员外郎,历宪部郎中。安史乱中,当为襄阳太守,本郡防御史。唐肃宗即位后,召拜中书舍人,深得肃宗信任,加兼尚书右丞。玄宗传位的有关诰册,及朝廷重要典册诏诰,多出自徐浩之手,并参与协议唐玄宗父子的重要政事。后除国子祭酒,又坐事贬庐州长史。代宗朝,征拜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迁工部侍郎,岭南节度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又为吏部侍郎。后再坐事贬明州别驾。唐德宗继位,征拜彭王傅。建中三年(782)卒,终年80。徐浩身历4朝,早年颇有政声,亦有文名。后多积货财,妻妾干政,为时论所讥。其书法至精,尤工草隶,世称其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广孝经》10卷,《书谱》1卷。《全唐诗》卷215录其诗2首。《全唐文》卷440录其《书法论》、《古迹记》等文5篇;《唐文拾遗》收1篇。

栾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99-49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