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羽猎赋
释义
羽猎赋

汉赋。西汉扬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题作《校猎赋》;萧统《文选》题为《羽猎赋》,后人多从之;又略见于《艺文类聚》66卷。是汉赋中以描写畋猎为内容的代表作品之一。赋前有序文,申明作赋的缘由是因为汉成帝的校猎之举“太奢丽夸诩”,不合圣王礼制,故作此赋以表讽谏之意。

赋的正文可分3部分,开头部分即显现出赋颂的特点,把汉代皇帝与三皇五帝相比埒,为其歌功颂德。中间部分是主体,大事铺张夸饰,状写天子校猎时的壮观盛况,群象飞动,画面壮阔,如写围猎之状说:“移围徙阵,浸淫蹴部;曲队坚重,各按部伍;壁垒天施,神抶电击;逢之则碎,近之则破,鸟不及飞,兽不及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及至罕车飞扬,武骑聿皇,蹈飞豹,绢枭阳,追天宝,出一方;”其描绘校猎阵容的整肃,斗士的英武,搏击的迅猛,以及飞禽走兽的狼狈不堪,都极其生动,形象鲜明,富于艺术感染力。赋的结尾部分写汉天子翻然悔悟,决心“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于是罢猎而去,“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

显然,扬雄的《羽猎赋》,其结构体制和表现方法,都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司马相如的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司马相如语);扬雄的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扬雄语)。《羽猎赋》可与《子虚赋》、《上林赋》比美,惟其所处时代已是西汉末路,一味炫耀帝国声威,显然有谀美之嫌。扬雄晚年也认识到这种“劝百而讽一,曲终而雅奏”的作品并不足取。

张玉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44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