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登幽州台歌
释义
登幽州台歌

唐代七言古诗。陈子昂作。万岁通天元年(696),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征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东征,为军中参谋,至幽州。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陈子昂曾献计略,并请为前驱,未被采纳,反而贬为军曹。诗人抑郁不得志,因登幽州台,写下了这首著名诗篇。卢藏用《陈氏别传》记载此事说:“子昂知不合,因钳默下列,但掌书记而已。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据此可知,《登幽州台歌》是继《蓟丘览古》诗之后所作。诗人触景生情,吊古伤今,抒发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强烈悲愤,以及生命个体在茫茫宇宙、悠远时空中所感悟到的深刻孤独和寂寞。诗中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却因报国无门而泫然流涕的崇高诗人形象。诗歌在用辞造句方面,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感情真挚激越,意境高远;风格苍凉悲壮,深厚古朴。清人黄周星评论此诗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唐诗快》卷2)

薛天纬,任一鸣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0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