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释义
对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的讲话

当代文艺运动文献。系1962年2月17日周恩来对在京剧作家的一次讲话。初次公开发表于《文艺研究》1979年创刊号。主要讲了6个问题:1.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这几年树立了许多新的偶像、新的迷信,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框框”,如把代表人物和典型完全混同起来,写党委书记,只能这样写,不能那样写等等。“新的迷信把我们的思想束缚起来了”,作家失去了主见,但求无过,不求有功。因此,要解放思想,敢想、敢说、敢做,才能进入新的阶段。2.党如何领导戏剧电影工作。这个时期党的领导加强了,但是“又有包办一切的现象”。上面说的新的迷信,就是从某些党委领导的批评来的,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写,还要给人家戴帽子:右倾、保守。这就避免不了公式化、概念化、庸俗化。党领导文艺不是包办一切,“要与专家、内行、群众商量着办事,不懂就是承认不懂,向群众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发扬民主,不要粗暴命令。3.时代精神。“所谓时代精神,不等于把党的决议搬上舞台”,“时代精神要广义来理解”。他反对文艺界流行的把党的决议作为时代精神的狭隘观念,指出狭隘的时代精神观对文艺创作有害无益。4.典型人物。“现在一提就是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绝对化,不能犯错误,不能哭,不能有感情,这是新的教条。“文学作品总是提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一种,因此,各种人物都可以写,不要搞出一个固定的标准,不一定每个作品都要写出英雄人物。5.关于写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比敌我矛盾难写,这是事实。”但不能避开不写,也不能“因为是人民内部矛盾,就说是不要太尖锐化,就说是小矛小盾”,要敢于写,肯定正确的、批评错误的。6.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作家要尊重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如实反映,要达到艺术真实,作家还要提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周恩来这篇讲话的精神对克服当时文艺思想上的左倾教条主义起了积极作用。1979年这篇讲话公开发表后对文艺理论上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扬艺术民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张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