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寒柳堂集 |
释义 | 寒柳堂集 当代古典文史研究论文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为《陈寅恪文集》之一,蒋天枢整理校勘。收录作者11篇论文,即《论再生缘》、《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韦庄秦妇吟校笺》、《狐臭与胡臭》、《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朱延丰突厥通考序》、《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莲花色泥出家因缘跋》、《三国志曹冲华佗与佛教故事》、《赠蒋秉南序》。并附有《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在这些著述中,尤以《论再生缘》和《韦庄秦妇吟校笺》为作者最著力之作。前者作于1953年,根据陈文述《颐道堂集》、《西泠闺咏》、《清实录》、《清会典》、清代有关地方志及王昶《春融堂集》、戴佩荃《苹南遗草》等著述,详细考证了《再生缘》作者陈端生的生平、创作《再生缘》的时间、其婿范某被谪戍边及赦归的经过、续书作者梁德绳的事绩及其与陈端生的比较等。得出陈端生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在世40年或41年等较为令人信服的结论。并详细分析了《再生缘》的思想、结构、文词。《韦庄秦妇吟校笺》初作于1936年,1950年又对旧稿作了补正。作者发挥其以史证诗、以诗证史的长处,通过丰富的史料,详细论证了有关《秦妇吟》作者韦庄的一些问题,认为《秦妇吟》中述一妇人从长安东奔洛阳,其行程即韦庄本人所亲历,“而其晚年所以讳言此诗之由,实系于诗中所述从长安达洛阳一段经过”。文章分两部分考证了“从洛阳东奔之路程”和“从长安至洛阳之路程”,详细分析了黄巢起义军、前蜀创业君主王建、韦庄本人及《秦妇吟》有关内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得出“本写故国乱离之惨状,适触新朝宫阃之隐情,所以讳莫如深”的结论。文章还对诗中不易明白的字句和他人不确切的解释阐明了个人的意见。 集中其他较短小的文章也多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功力。如《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详细考证了唐高祖起兵太原时,迫于情势,曾称臣突厥,而唐太宗李世民实为此事谋主这一公案。《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认为,《三国志》曹冲、华佗二传,均有佛教故事辗转因袭杂糅附会于其间。藉此考察了印度神话对中土的巨大影响。《赠蒋秉南序》则赞扬了欧阳修“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的精神。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6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