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柳亚子
释义
柳亚子1887—1958

近代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改名人权,字亚卢;又改名弃疾,字亚子;再改名亚子,名号归一;笔名有青兕、唐隐芝、愤民等。吴县(今属江苏)人。戊戌变法以后几年间,“反对旧党,醉心变法”。主张“以维新变法,打破一切旧的东西”(柳亚子《五十七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加入中国教育会。次年入爱国学社读书。三十年(1904)加入国学保存会。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与光复会,成为“双料的革命党”(柳亚子《南社纪略》);并创办《复报》,与《民报》相呼应。宣统元年(1909)与沈眉若等创建分湖文社;同年与陈去病、高旭创建南社,并任书记员。1912年一度担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旋辞职,出任《天铎报》主笔,积极撰文抨击袁世凯及南京临时政府的妥协退让,大声疾呼“今日之事,万绪千端,唯有乞灵于铁血”(《北伐》)。1914当选为南社主任,兼任会计与书记。

五四运动时期,柳亚子支持新文化运动。1923年在家乡创办《新黎里》月刊,其《发刊词》称:“自法兰西大革命成,而世界之局一变;自俄罗斯大革命成,而世界之局又一变矣。”“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同年10月,与邵力子、叶楚伧、陈望道等组织新南社,任社长,撰写《新南社成立布告》,中称:“新南社的成立,是旧南社中一部分的旧朋友,和新文化运动中一部分的新朋友,联合起来,共同组织的。”“新南社的精神,是鼓吹三民主义,提倡民众文学,而归结到社会主义的实行。”次年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央监察委员、江苏省党部常委兼宣传部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被迫亡命日本。抗日战争时期由上海、香港转赴桂林、重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皖南事变”后与宋庆龄、何香凝联名发表宣言,谴责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拒绝出席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被开除党籍。1946年和谭平山等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和李济深等组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1949年,柳亚子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其后历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8年病逝,首都各界人士举行公祭,各党派领导人为之执绋。

柳亚子10多岁时曾作“香奁体”诗。后受梁启超“诗界革命”之影响,写过《读〈史界兔尘录〉感赋》、《私产》等诗,在文学上以龚自珍和梁启超为崇拜偶像。其后曾写过章回体白话小说《陆沉记》,提倡过戏剧改革。南社成立后,对内批判宋诗派,对外批判王闿运、樊增祥、易顺鼎等旧文学派别,亦因政治分歧批判梁启超,提倡格调高昂的革命诗文。五四运动以后对文言文和旧文学持批判态度,对新文学、白话文持赞赏态度。1923年在《致某君书》中说:“仆为主张语体文之一人。良以文言文为数千年文妖,乡愿所巢穴,故必一举而摧其壁垒,庶免城狐社鼠之盘踞。”并常以身受旧格律束缚,不能写作新诗为憾。

柳亚子始终反对以文学作为叹老嗟贫、流连光景的工具,主张“国恨家仇,耿耿胸臆间,吐之不能,茹之不忍,于是发为文章,噌吰镗鞳,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天潮阁集〉序》)。一生写过许多思想性、政治倾向性鲜明的诗文,毛泽东称赞其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致柳亚子》)。郭沫若说:“他以他的诗词鼓吹过旧民主主义革命,颂扬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意气风发,声调激扬,中国的文学语言,无论雅言或常语,在他的笔下就像是雕塑家手里的软泥,真是得心应手”(《<柳亚子诗词选>序》)。近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辑其著作为《柳亚子文集》,中含《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集》(未刊)、《南社纪略》、《南明史纲》(未刊)、《苏曼殊研究》、《书信辑录》、《自传·年谱·日记》7种。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50-415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