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公案 |
释义 | 彭公案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00回。贪梦道人(杨挹殿)著。光绪十七年(1891)初刻(已佚)。翻印本有光绪十八年(1892)本立堂刻本、光绪二十年(1894)民安堂刻本,卷首有光绪十八年刻书人张继起《序》、孙寿彭(松平)《序》及作者《自序》。另有多种增写本,如:泰山堂(北京)刊《续彭公案》80回本;《再续彭公案》81回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品文堂刊《三续彭公案》80回本;1934年大达图书供应社(上海)刊328回本;民国年间世界书局(上海)刊328回本;1986年6月宝文堂书局(北京)刊341回整理标点本等。 《彭公案》里的中心人物彭朋,实为清康熙朝彭鹏,字奋斯,号无山,又号古愚,福建莆田人,举人出身,由知县而历官至巡抚,著有《古愚心言》(《清史稿》卷277有传)。民间以彭鹏清廉,口耳附会,遂有民间故事流传。《彭公案》更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复加虚构渲染,遂成洋洋大观。正集100回从彭朋出任三河县知县写起,历叙其收录侠客李七侯、张耀宗、欧阳德、黄三太、黄天霸(黄三太之子)等,并在他们的护卫、协助之下,陆续惩办了土豪恶霸左青龙、武文华、宋仕奎、花得雨,剿灭了绿林大盗周应龙,查办了图谋叛乱的大同总兵傅国恩。其间彭朋多次微服私访,屡遭危险,均在侠客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彭朋也多次被人诬陷,终因皇帝英明,一一真相大白,并升任河南巡抚,御赐“如朕亲临”金牌和“忠臣爱民”匾额。围绕彭朋的故事,作品还穿插了如下故事:窦尔墩不服黄三太“南霸天”之号,约黄比武,被黄镖打;黄三太为显本领,在京打虎救驾,钦赐黄马褂,以致名闻遐迩;杨香武不服黄三太独霸天下,三盗皇帝的宝物九龙杯,康熙壮其神技,并不加罪;高恒父子为彭朋寒泉捞印等。 《彭公案》的续书,仍以彭朋为中心人物,但他所带领的侠客队伍更加庞大,其故事也更加横枝竖蔓,然而其主旨仍不出断案雪冤,灭寇平叛,除暴安良之类。最后以皇帝论功行赏,彭朋官至文华殿大学士,钦赐世袭一等男爵;众侠客也一一被封官赐职,“俱各有升赏”作结。 《彭公案》和《施公案》一样,也是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的作品。其模式无非“叙勇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为国立功,而必以一名臣大吏为中枢,以总理一切豪俊”。其“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由于《彭公案》作者的忠君观念更强,文化修养很差,且全书出于众手,因而即使在同类小说之中,它也属于下乘之作。不过它对读者、戏曲、曲艺的影响几与《施公案》和《三侠五义》相同,因而仍值得认真研究。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37-563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