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邨人 |
释义 | 杨邨人1901—1955 现代作家。笔名柳丝。广东潮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太阳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10月赴苏区(湘鄂西)参观,看到了革命的艰苦情形,于是在1933年1月出版的《读书杂志》上发表《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公开叛党,宣布“脱离中国共产党”,并丑化革命根据地,散布失败主义情绪。接着又在同年翌月出版的《现代》上发表《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宣布脱离左联,并揭起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以与左翼文坛对垒。鲁迅对此曾向友人轻蔑地说,杨邨人的文章不值一驳,只要以一嘘了之。鲁迅的话被新闻记者公之于世后,杨邨人写了《新儒林外史》,在1933年6月17日《大晚报·火炬》上刊出第一回,攻击鲁迅,诬蔑左联,并为自己的叛变行径辩护。同年11月17日,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青年与老子》,揭露其叛徒嘴脸。同月24日,杨邨人在《申报·谈言》上发表《聪明之道》,讥讽鲁迅为“世故老人”,接着又在自编的刊物《文化列车》上发表《给鲁迅的公开信》,对鲁迅提出种种责问。鲁迅写了《准风月谈·后记》,《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对其作了深刻的剖析,指出杨邨人不过是“革命场中的一位小贩”。此后为有识者所不齿。曾在《新流月报》、《海风周报》等刊物发表过小说。戏剧一类的作品,又出版过小说《失踪》(亚东版)、《狂澜》(泰东版)。 周葱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75-257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