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羊传 |
释义 | 公羊传 先秦史籍。据说作者姓公羊,名高,战国齐人。其说口授相传,至汉初始由公羊氏后人及弟子等著于竹帛。其书主要是对《春秋》义例进行解说,虽然依照《春秋》记事顺序而生发议论,却不是连贯的编年史,而具有史论性质。其中也穿插一些故事,有的与《左传》大同小异或事有详略,有的为《左传》所无。其语言较《国语》《左传》更加通俗,带有口头讲述特点,描写更为具体,甚至夹杂民间传说味道,很难视为信史。如宣公六年(前603),晋灵公谋赵盾,刺客自杀于庭。细节比《左传》更夸张。昭公三十一年(前511),邾叔术让国,比赵氏孤儿故事更富于传奇性,哀公六年(前489),齐陈乞立公子阳生,用欺骗手法搞政变,颇有喜剧性。这些地方都带有小说意味。其解经说理文字。晋范宁称它“辩而裁”。唐杨士勋说:“辩谓说事分明,裁谓善能裁断。”多用自问自答方式,造成步步深入不断推进的气势。在后世,《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在汉代和近代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注本有何休、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