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宗元鼎
释义
宗元鼎1620—1698

明末清初诗人。字定九,号梅岑、香斋,别号小香居士、东原居士。江都(江苏扬州)人。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贡太学。酷爱梅花,堂中植有一株古梅,时人称为“宗郎梅”。家贫,不时需以耕种得食。曾从王士禛学诗。他的诗注重表现现实,如《随车雨》描写广陵大旱,饥民遍地的惨状:“编户四方罕一存,流亡白骨埋无主。榆皮食尽啖荒根,暂饱斯须委黄土。”语极沉痛。他的一些咏古绝句也常借古讽今,被称为“为诗最重风调而性情因之以出,非漫然语也”(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多有寄托,意味深长”(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如《扬子江》、《吴音曲》《炀帝楼》等诗,名为咏古,实则表现现实内容。其诗艺术上以婉丽取胜,其七绝尤为显著,如《登吴陵城楼》:“独倚层阑欲望休,江南烟月动春愁。青山碧水无穷尽,卷入吴云去不休。”写景旖旎,舒卷自如。他还工于山水画。著有《芙蓉集》17卷。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8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