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文汇报·笔会1
释义
文汇报·笔会1

现代报纸文学副刊。上海《文汇报》副刊。日刊。1946年7月 1 日创刊,1947年5月24日出至第246期终刊。唐弢主编。副刊以发表杂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作品或反映现实,抨击黑暗;或直抒胸臆,有感而发,大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编者曾表示:“文艺的路是宽广的,生际斯世,息息相关,无论是时代的呼号或个人的伸诉,笔会都愿刊登。只有从屠夫的袖底探出头来,凭藉文字,专门替自己或别人抹白鼻子的东西,请勿尝试”(1947年1月30日第153期《编者告白》)。副刊发表茅盾的《读报偶感》、雪峰的《帝王思想》、柯灵《灾民图》、景宋(许广平)的《奔波随笔》、唐弢的《小卒过河》等杂文,短小精悍,犀利泼辣,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国民党报刊称为“是抒写‘不平’和‘愤怒’的杂感和散文”。副刊发表的论文也大都联系实际进行阐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冬苹的《论新现实主义文学的集体主义倾向》、杭约赫(曹辛之)的《诗人的愤怒——读臧克家的<宝贝儿>》、晓歌的《赵树理的风格及其他》、许杰的《笔谈两个文艺杂志》、王戎的《谈批评现象与态度》等,其中林焕平、李白凤、陈敬容、覃子豪、唐弢、冬苹等人关于波特莱尔诗歌是否还适合于当前的讨论,在当时曾引起广泛反响。该刊还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创作,其中小说主要有师陀的《结婚》、刘白羽的《破晓》,诗歌有郭沫若的《断想四章》、臧克家的《生命的零度》,以及画室(冯雪峰)、姚雪垠的寓言,王统照、许钦文、冯雪峰的回忆录,孙用、何家槐、陈敬容的翻译等。《笔会》刊出的“哀悼闻一多先生特辑”、“哀悼耿济之先生特辑”、“普希金逝世百十周年纪念特辑”、“戏剧节专辑”和“纪念五四文艺节特辑”等,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它是抗战以后具有较大影响的报纸文艺副刊。主要撰稿人还有:安娥、任钧、屠岸、巴金、傅雷、杨刚、陈伯吹、郑振铎、吴清友等。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92-109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