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志强 |
释义 | 牛志强1943— 当代编辑家。北京市人。中国工人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学、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任教。1972年至1980年任《春雨》文学杂志编委。1981年调中国青年出版社,任《青年文学》月刊编委兼小说组长。1985年调工人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任副主任,1987年后任《开拓文学》杂志常务副主编。在编辑工作中,他注意扶持文学新人,编发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书籍。他编发的作品中,魏继新的《燕儿窝之夜》获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宋学武的短篇小说《干草》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雁宁的《唢呐在金风里吹响》获首届青年文学奖,星城的长篇小说《立体交叉战争》获1988年郭沫若文学奖,《物价! 物价! 物价!》、《创世纪荒诞》分别获“中国潮”报告文学2、3等奖。他编辑的作品《内应力》、《燕儿窝之夜》、《抹不掉的声音》、《铁血大丈夫》(长篇小说)、《失踪元素追踪》等均被改编为影视上映;邓刚的《龙兵过》、张炜的《秋天的思索》、陈放的《白与绿》、刘玉堂的《乱世英雄》、栈桥的《招魂》(长篇小说)、孙颙的《青年布尔什维克》等均获好评。他编辑出版的书籍还有报告文学集《跨世纪的一代》、文学理论专著《诗歌基本原理》等。经他复审出版的主要书籍有长篇小说《白火焰》、《百年风流》、《黑的雪》、《神葬》,散文集《一个现代女性的灵魂独白》,译著《“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丑陋的日本人》、《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逃避自由》,以及《中外文学名著精彩议论辞典》。编辑工作之余,他还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电影文学剧本、文学评论及艺术理论文章计约50余万字。电影《26个姑娘》、电视剧《废墟上站起来的人》均已上映。短篇小说《返校》获首届教育题材“红烛奖”。此外,他与人合作编纂了《古代散文鉴赏辞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新诗鉴赏辞典》。 何奈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59-96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