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易 |
释义 | 吴易1612—1646 明代诗文作家。字日生。吴江(今属江苏)人。崇祯二年(1629)参加复社。崇祯十六年,同赵涣读书东湖,并著《富强要览》。此年中进士。崇祯十七年,入史可法幕。随史可法至徐州,以史可法荐,督饷吴中。顺治二年(1645),太湖抗清义军起,吴易主持军事,战败,出走。顺治三年,再起兵太湖,被清军掩捕杀害,年仅35岁。著有《东湖集》8卷、《北征小咏》1卷。其诗反映社会现实,《观莳》诗,描写了吴中旱情;《辛己七月观漕艘临发记异》诗记漕路不修,北方农民义师蜂起,迫使大批漕船梗塞淮北道上,不能前进:“胡为沮江干,牵挽方据拮。吾闻秋冬交,水工急挑刷。湖陂久淤淀,泉源争盗窃。启视不盈掬,经川尽焦坼。”此外,他的抒怀之作也寄寓着兴亡之感。如《东湖杂诗》:“大泽千年在,英雄一战场。鱼罾出古戟,磷火聚颓唐。沙走三江白,风驱百渎黄。怒涛东到海,流恨总兴亡。”尽管这些诗艺术上并非上乘,但它却是时代的镜子。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2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