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元白诗笺证稿
释义
元白诗笺证稿

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及其作品研究著作。陈寅恪著。前岭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室1950年初刊行。1955年和1958年经作者修改后,先后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和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重版。1978年3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作为该社编辑出版的《陈寅恪文集》之六。

全书正文共有6章。分别笺证元稹、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艳诗及悼亡诗、新乐府、古题乐府等作品。作者熟悉中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和宗教学等,继承和发扬了清代乾嘉学派和欧洲近代研究梵文、佛典的传统,以文、史、哲及语言文字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以史证诗和以诗证史的方法,对中唐时代新乐府运动的两位领导者元稹、白居易的作品作了较为精当的笺证。以丰富的史料和语言文字知识为有关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的本事、典故以至字、词、句提供了充足的历史依据。对元白作品中与史实不符之处也多有辨正。如针对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2句,作者在对唐玄宗与杨玉环临幸温泉的意图作了考证的基础上,认为“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并检核新旧《唐书》,断定唐玄宗没有一次于夏日炎暑时节临幸骊山。作者指出:“夫君举必书,唐代史实,武宗以前大抵完具。若玄宗果有夏季临幸骊山之事,断不致漏而不书。然则决无如《长恨歌传》所云,天宝十载七月七日玄宗与杨妃在华清宫之理,可以无疑矣。”凡此之类,对于了解唐代典章制度、风俗礼义、诗歌本事、诗人意图等均富有启发作用。

第五章《新乐府》是该书篇幅最长,也最重要的部分。作者认为,元、白等人的“新乐府”之作,“洵唐代诗中之巨制,吾国文学史上之盛业也”。作者从比较元、白二人有关新乐府的主张入手,对《七德舞》、《法曲》、《立部伎》、《上阳人》、《缚戎人》等50篇新乐府作品作了笺证,探讨了新乐府产生的背景,元白二人的诗歌主张与创作成就等方面的问题。

该书结尾附有作者的5篇论文:《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论元白诗之分类》、《元和体诗》、《白乐天与刘梦得之诗》。系统论述了白居易等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潮、白居易的思想与创作,比较了白居易与他的两个朋友元稹、刘禹锡在诗歌创作诸方面的异同,充分评价了该时期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作家对中国诗歌发展所作的贡献。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