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柏洁夫人
释义
柏洁夫人

白族本主传说。流传于云南大理、邓川一带白族民间。传说叙述的是柏洁夫人反抗邪恶、忠于爱情的故事。1000多年前,洱海周围分布有浪穹诏、邆赕诏、蒙舍诏等6个国家,即史称的“六诏”。势力最强的蒙舍诏因地处五诏之南,故又称南诏。南诏王皮罗阁阴谋吞并五诏,他召集工匠修建松明楼,又邀请五诏王前来参加祭祖大典。邆赕诏王皮罗邆的妻子慈善夫人洞察南诏王的阴谋,劝阻丈夫不要前去。因祭祖事大,皮罗邆还是决定参加。行前,慈善夫人将自己的手镯给丈夫戴上,并给丈夫送行。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南诏王主持祭祖大典,末了在松明楼宴请五诏王。深夜,南诏王佯装焚烧纸钱,纵火烧毁松明楼,五诏王皆丧命于大火之中。噩耗传来,慈善夫人连夜奔赴南诏,从灰堆里找到了丈夫尸体。慈善夫人凭镯认尸的事传到南诏王耳里,他借口慰问死者家属来到松明楼前见识这位早已闻名的夫人。慈善夫人的美丽姣好令南诏王馋涎欲滴,即生占为己妻之恶念。慈善夫人窥见南诏王心思,假借为亡夫守孝,居丧之后,婚事再议。慈善夫人回到邆赕诏安葬好皮罗邆后,即秣马厉兵,严阵以待。南诏王久等不见慈善夫人音信,便发兵围攻邆赕诏。双方对峙月余,邆赕诏城内矢尽粮绝水断,终于被南诏攻破,慈善夫人亦不幸被虏。南诏王逼其成婚。慈善夫人佯装无奈,提出祭奠亡夫等3件事作为条件,南诏王一一答应。八月初八日,南诏王在洱海边搭起祭台。慈善夫人借着哭灵将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残害五诏王等罪行一一揭露后,纵身跳进茫茫洱海里,以身殉情。洱海边上的百姓纷纷下海打捞慈善夫人的尸体,一连3天,但都打捞不到。为了纪念火烧松明楼事件中遇难的五诏王,白族群众将农历六月二十五日这天定为火把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又举行游海会,以此表示对慈善夫人的怀念。大理北门、西门、喜州等地还尊称慈善夫人为“柏洁圣妃”,奉为本主。

关于慈善夫人的传说,元人张道中著《记古滇说》早有记载。明以后的《南诏野史》、《大理府志》等更有了比较完整的记录。明、清的一些文人,亦以此一事件及慈善夫人作为内容,写下不少怀古抒情的诗篇,如杨南金的《登德源城有感》,杨履宽的《星回节吊慈善夫人二首》、《星回节再吊邓赕夫人慈善》,李于阳的《星回节怀古》等。50年代后,杨宪典、杨亮才、李星华、杨美清等人曾对此一传说分别作过搜集、整理。此一传说,还曾被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

夏琯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4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