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根本任务”论 |
释义 | “根本任务”论 当代文艺思想斗争中的论点之一。最早见于1966年2月江青与林彪合谋炮制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它是这样说的:“要努力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江青集团控制的写作班子初澜在张扬这种论点时说:“无产阶级明确提出,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我们的文艺运动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文艺运动的界线”。(《京剧革命十年》)江青集团垮台后,他们提出的这个论点受到了文艺界的一致驳斥。许多文章指出,“根本任务”论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狭隘的,而且在文艺创作和评论中导致了一种新的造“神”运动,其实质是促使作家去炮制象《反击》、《盛大的节目》、《初春的早晨》之类为极左路线张目的“作品”。“文革”期间,“假、大、空”、“高、大、全”式的所谓“英雄”充斥小说、舞台、银幕,其源亦盖出于这个“根本任务”论。 杨振昆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0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