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绛 |
释义 | 杨绛1911— 当代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原名杨季康。少时在上海、苏州就读。1932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外国文学。后又到英国和法国进修。1938年回国后,分别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与清华大学外文系担任教授。自1953年起,调入文学研究所(初属北京大学,后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组(后单独成立外国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至今。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王国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1988年获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士。1989年她的散文集《干校六记》被评选为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第一名。重要译作有:〔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从西班牙语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初版),〔西班牙〕无名氏《小癞号》(从西班牙语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法〕勒萨日《吉尔·布拉斯》(从法语译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初版);学术论文集《春泥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初版);散文集《干校六记》(1981年,三联书店初版;有日语译本1种,英译本3种,法译本2种和俄译本1种),《将饮茶》(1987年三联书店;有英译本1种);小说:《倒影集》(短篇)(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洗澡》(长篇)(三联书店1988年初版;有英、法、日等语种译本)。此外,还有剧作:《称心如意》(世界书局1944年出版),《弄真成假》(世界书局1947年出版),《风絮》(上海出版公司1947年出版)(有英译本)。 程祖环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96-259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