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兰庭 |
释义 | 吴兰庭1730—1801 清代诗人。字胥石,一字虚若。归安(浙江吴兴)人。乾隆三十九年(1700)举人。读书广博,学问渊深,多所撰述,为章学诚和钱大昕所推重,尤熟谙历史。同乡丁杰深通经学,故当时有“丁经吴史”之称。亦有诗名,60多岁时,流寓京城,与吴长元合称“二吴”。他平生游历南北,故诗多登临凭吊之什。笔力苍健,格调深沉,颇好发感概。如《韩信岭》由登山涉险而联想到韩信“奋迹致高位”以及“一蹶中危法”的身世;《雀鼠谷》由山势、阁道的奇险而联想到古来雄才据险纷争,废兴迭续的历史,意绪深厚,寄慨深长。《过文石山房有感牧园先生》抒发对于自己有知遇厚恩的己故的牧园先生的怀念,尤显沉郁深挚。亦能词,风格近于诗,〔念奴娇〕《题三泖渔庄图》可为代表。著有《南霅草堂集》以及《五代史记纂误补》4卷、《读通鉴笔记》等。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1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