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干华 |
释义 | 杨干华1942— 当代作家。广东省信宜县人。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6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姐姐要出嫁了》。1962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坚持走文学创作道路。1965年出席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长期搁笔,为了生计,去山里扛杂木,放木排,搞运输,还当过民办教师和剧团“工分编剧”。1977年后又开始在《人民文学》、《小说季刊》、《芙蓉》、《文汇月刊》、《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0年毕业于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为了扩大生活面,1982年到信宜县农办挂职任副主任。先后发表《队长得了横财》、《韮菜与墨兰》等20多个短篇。1983年起在《花城》等大型文学杂志上发表《山里的太阳》等4部中篇小说。1986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社会名流》。这些作品塑造了众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形象,受到评论界的肯定。法国世界报载文介绍了其中的短篇《输血》。这期间短篇小说《惊蛰雷》获首届广东鲁迅文艺基金奖;中篇《冬夜备忘录》获花城文学奖。1984年底他到经济特区珠海市委政研室挂职体验生活,举家迁到特区落户。1986年随广东作家代表团访问澳门。1986年完成24万字的《灭堂众生录》第1部,先在《百花洲》全文刊载,接着出版了单行本。这部长篇写农民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血泪交织,可歌可叹,蜕变了众多新奇角色,充满了质感和人情味。 贺长,蔡善道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63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